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中医就应该服务老百姓,学会分辨寒热,中成药用起来就不难为什么会感冒?是因为气温变化,降温了,下雨了,吹空调太多了,鼻塞了打喷嚏了,着了风寒,不是要驱风寒吗?天太热了,着了风热,咽喉肿痛、舌红苔黄,不是应该驱风热吗?消炎、用激素干什么呀?有的甚至用到三代、四代的头孢,sha鸡用到了牛刀,老想着压制它,一开始就是错了,结果最后就出现了各种问题,整个身体系统被整得乱了套,风寒风热没出去,痰、湿啊淤在身体里。引发了很多着问题。鼻炎、腺样体肿大、体质变差都是一次次感冒误治之后留下来的烂摊子。我平生最看不得两件事,一件是老年小孩被人当街打骂,另一件是看不得小病大治,特别是后一件事,真想冲上去把把脉,把病治了。感冒是小毛病,为什么会留下烂摊子?根本原因是滥用药物损伤了正气,导致正虚而邪陷,邪入太阴就腹泻腹痛;陷入少阴就心慌心悸,或小便有血;邪入厥阴则为忽寒忽热,四肢逆冷。所以遇到感冒别管什么病毒不病毒,应该考虑正气。若正气不虚,打攻击战,邪退病就好;如果正气虚,就打持久战,以扶正为先,兼以祛邪,安全有效。这样不但治好了感冒,更改善三阴体质,这才是真正的治疗。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,感冒了很多人去药店买了,为什么选消炎药的多,而选风寒感冒颗粒或银翘解毒颗粒的少呢?是因为中医科普得少啊,老百姓不会辩证。我说一个我自己调理的例子,三伏天时,有一天看诊加号了,看到挺晚的,一身汗,家里空调开得有点低了,结果晚上十一点左右,开始发烧流涕、头晕胸闷,我知道是风寒感冒了,又不想折腾去煮中药,翻了家里有风寒感冒颗粒和桑菊饮,我就两包风寒加半包银翘粒喝完就睡觉了,结果当天夜里出了一身汗,烧就退了,第二天还有点鼻塞,我又冲了一次风寒感冒颗粒,一共用了三次,这感冒就好了,喝完药后神清气爽,正常上班,也没有遗留什么咳嗽、鼻炎风寒感冒颗粒组成:麻黄、葛根、紫苏叶、防风、桂枝、白芷、陈皮、苦杏仁、桔梗、甘草、干姜其实就是葛根汤加减,加了苏叶、防风、白芷加强疏风散寒,杏仁、桔梗宣通肺气,生姜改为干姜,温中散寒。增强脾阳。很是适合现代人经常喝冷饮,中焦虚寒又易感受风寒外邪的体质。为什么要加另一中成药,因为三伏天,虽然感受的是风寒,但又有伏气郁热,要不然就不叫三伏了,我看了自己的舌苔,舌淡,但边尖有点红,所以少量加一点清郁热的药,不加会怎么样呢?鼻塞好转了,可能会有点咳嗽,因为郁热会壅肺。而桑叶的脉络就像肺的脉络一样,可以清肺润肺止咳。中成药联合用药跟中药合方一样,比如仲景用麻桂各半汤,就是麻黄汤合桂枝汤。怎么搭配呢?以流清涕为主,舌淡稍有点红,以风寒颗粒为主,二比一这样,如果风热邪气明显,咽喉痛、舌红,就以桑菊饮(或者银翘颗粒)为主,少配一点风寒颗粒就可以了。因为现在遇到纯风寒,纯风热的太少了,往往都需要寒温一起搭配来用,看是那个多那个少而己。当然中成药毕竟成分固定在那里,不好加减,如果吃上两天不好,还得汤药。你看,只要学会辩证,中成药也可以很好用,以后我还会着重多讲一些中成药,我希望老百姓都学会怎么用中药,不用因为半夜一点小病就跑到医院去排两三个小时队,还治不好。以上说到中药,请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。#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# #超能健康团# #好医生为健康护航#